学院新闻

学院新闻
位置: 学院首页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
智能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成长导师李英建教授系列活动之十四—PCB的电磁兼容设计

作者:   时间:2025-09-02   点击数:

为深入贯彻学院发展战略,夯实智能工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基础,8月30日晚,一场以“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,强化电磁兼容设计实践”为主题的专题技术培训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举行。本次培训由智能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成长导师李英建教授主持,旨在针对孟珩、王明伟、杨晓楠、王惠、韩良等五位教师在PCB电磁兼容设计方面的实际需求,开展系统、深入的学术指导与经验交流。

培训内容从电磁干扰的基本类型与来源展开。李英建教授指出,常见的电磁干扰可分为直接干扰与间接干扰两类,受影响对象包括芯片、半导体器件、传感器及信号线等。除电信号干扰外,热量、温度与湿度等环境因素也会构成间接干扰,影响电路稳定性。在干扰传播途径方面,他重点分析了电源干扰和辐射干扰两大类别。电源干扰主要源于不合理的布局、滤波不足及布线混乱;而辐射干扰则多由屏蔽措施不到位或屏蔽电感设计缺陷引起。

李教授进一步强调,电磁兼容性问题往往是电流、电压、磁场、信号及地线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其影响权重因具体应用场景而异。因此,有效的应对策略应围绕三个方面展开:一是从源头上抑制干扰的产生;二是通过合理设计切断传播路径;三是增强易受干扰元件的自我保护能力。

为增强培训的实践性与针对性,李英建教授结合多年科研经验,通过多幅典型PCB布线图进行了现场演示,具体剖析了电磁干扰产生的常见情形与相应解决方案。他不仅从理论层面厘清了干扰机制,还提供了可操作的设计建议,如优化接地方式、合理规划信号走线、采用屏蔽罩技术等。参训教师纷纷表示,这些实际案例极大拓展了他们的工程视野,解决了长期困扰项目开发的信号完整性问题。

本次活动不仅是智能工程学院师资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推进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举措。通过本次系统培训,五位青年教师不仅对电磁兼容设计有了更全面、更深入的理解,也显著增强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。学院今后将继续组织此类高水平技术培训,构建常态化、专业化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,为青年人才的科研创新与职业成长提供坚实平台,助力学院整体实力向更高水平迈进。

撰稿:王惠

地址: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学院西路8号      招生电话:0538-6305003/6305004/6305005

鲁ICP备17007997号-2    版权所有 © 泰山科技学院

手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