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,加快青年教师成长,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,智能工程学院于2025年4月16日在J3-305教室举办了一场教学优秀奖示范课活动。

青年教师张磊以《液压与气压传动》课程中的“液压缸”章节为教学示范内容,通过创新教学设计、多元化教学方法及课堂互动,呈现了一堂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示范课程。智能工程学院专任教师到场观摩,课后开展集体评课,共同探讨教学优化路径。
案例驱动,理论实践相结合

张磊老师以“自卸车液压系统工作过程”的工程实例视频为课程导入,通过动态演示将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具象化,并巧妙串联起上节课“液压泵”与本节课“液压缸”的知识脉络,实现教学内容有机衔接。
技术赋能,跨学科技术交融
在理论解析环节,张磊老师创新采用“动态推演+三维仿真”双轨教学模式。通过板书逐步推导液压缸推力计算公式时,他同步播放SolidWorks制作的液压缸内部结构分解动画,活塞运动与油液流动的动态过程清晰可见。这种借助三维仿真的动态展示方式,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,并加深对工科新技术的探索热情。

寓教于乐,激活课堂新生态
为深化知识应用,张磊老师设计“液压缸的组合”课堂小游戏,旨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缸体连接方式的性能差异,通过实践探索总结串联、并联液压缸的优缺点。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,更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。

评课互动,共同提升教学质量
课后评议环节中,智能工程学院石成江教授评价课程:“张磊老师通过工程案例与理论教学相结合,实现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,尤其在课程思政方面,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‘精益求精’的工匠精神。”

郝莹老师则从细节优化角度提出建议:“可进一步利用数字化新技术模拟液压缸故障场景,增强学生对复杂工况的应变能力。”

本次公开课展现了青年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创新能力,也为学院教师提供了交流互鉴的平台。在学院持续推进“以研促教、以赛促改”机制下,教师团队将携手并进,不断探索和实践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,共同书写教育事业的新篇章。
撰稿:张 磊
摄影:范克健